大连胃肠镜!人到中年,必做的一次检查
——
胃肠镜!人到中年,必做的一次检查
有的人在体检时,会被医生告知需要做胃肠镜进行下一步的检查,但一提起这个检查,脑海里又会被“疼痛”、“害怕”所占据,于是就选择了下次再做。
据邯郸胃肠中医院医生介绍,在临床上发现很多胃肠不适的病人因为惧怕而拖到很晚才来检查,往往发现时已是癌症的中晚期,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实际上,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,操作时间明显缩短,如今的胃肠镜检查已经没有那么可怕,还有了无痛胃肠镜,可以在睡眠的状态下完成。
现代医学发展到2020年,即使胶囊镜技术也问世了很多年。所有的常规医疗检查项目中,肠胃镜检查真的是最“臭名昭著”,像过街老鼠一样讨人嫌吧!
胃肠镜真的那么恐怖吗?
大部分都是觉得做胃肠镜难受。其实很多人如果好好配合,是可以耐受胃肠镜检查的。如果真的害怕,随着医学和经济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。
身边的“蔡桓公”们
前几年,身边一位好友的母亲和小区一位居民,先后被确诊为大肠癌。
小辈的描述是,母亲消化不良的症状都出现了一年了,医生“一而再,再而三”让做肠胃镜,她就是拖着不肯去。结果人生第一次肠镜检查就是结肠癌晚期。
另一位男性长辈也是第一次做肠镜,据说医生镜子一进去就扼腕叹息,仅凭肉眼判断低位直肠癌。
又是“事后诸葛亮”:你早个两三年,好好配合做个肠镜,预后是不错的呀!
后来他们经过手术和一轮又一轮的放化疗,一度情况还不错,也能够搓搓麻将,做做家务,散散步,甚至出去旅游了。
但是后来肿瘤又复发,家属为了想留住他们“无所不用其极”,他们终究还是倒在“五年生存期”这道坎前面。其中一位还没到退休年龄,走在了年迈的老母亲前面,也没来不及迎来自己的第三代。
某位医生唏嘘不已:某种程度上,他是死于“讳疾忌医”呀!他是现代的蔡桓公啊!明明医生给了他“治未病”的机会,活生生地被自己拖到了病入膏肓。
人过中年,更要重视
早癌筛查!
人到40,是人生的黄金季节,也是责任和负担更重的季节,而我们的健康状况,此时却处在逐渐衰落的关键节点。
有些人,年轻时候胡吃海喝,不注意健康养生,现在尽管看起来很健康,只是各种疾病还未见端倪;
但是由于前几十年的透支累积,疾病苗头其实已经暗流涌动,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。
尤其是那些凶险异常的疾病,在较早期,往往比较隐蔽,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,轻微到足矣让人忽视。
在早期,你如果不主动去发现它,它就会悄悄地、一点点地吞噬你的生命,当出现严重症状时候,往往已是回天乏术了。
人过中年后,癌症开始发病,到50岁左右的时候,发病率直线上升,尤其是城市人口更为明显。
因此,建议在40岁以后要做针对性的癌症筛查,以便及早发现,及早治疗。
要时刻警惕这些报警信号!
1、胃癌:恶心、呕吐、上腹不适等
早期胃癌多数人无明显症状,少数人有恶心、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,可逐渐出现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,如上腹不适、进食后饱胀,食欲下降、乏力等,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2、贲门癌:吞咽困难
早期患者无明显不适,随病情发展及肿瘤范围的扩大,逐渐开始出现吞咽困难,总趋势是进行性加重,呈持续性。
3、结直肠癌:食欲不振、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等
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,或仅感食欲不振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等,当病情进一步进展时,就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便血、肛门坠胀等,常误认为“痔疮”而延误诊治。
4、食管癌:吞咽梗噎感、烧灼感、吞咽疼痛或困难
食管癌早期临床表现为打嗝,热敏感,胸骨后停滞和异物感、烧灼感,反酸嗳气等。吞咽食物时有梗噎感、胸痛、心窝痛、胸部胀闷或紧缩感。
有时候疾病来临,已经给了你信号;
但是一直当成身体小毛病,你没有重视!
当大病临身时,你又感叹命运的不公!
实际上,阳光下的一切,都是平等的,
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救赎自我的机会。
人过40岁,不管有没有症状,都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,这就能最大程度上预防癌症上身。
不管您有无消化道症状
无痛胃肠镜检查,
40岁应该做,50岁必须做!
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,别让胃病常伴身边!在生活中,如果当你或身边的朋友/亲人出现“胃痛、胃胀、反酸、烧心、口苦、口臭、嗳气、腹泻、便秘、便血”等胃肠不适症状时,记得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胃肠检查,预防胃肠病变发生 。切记不可拖!
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!